新闻动态   news
联系方式   Contact
你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动态

印刷被逼转行,中小企业很受伤

2014/9/27 21:43:33      点击:

2014年,中国印刷升级淘汰赛正愈演愈烈。来势凶猛的印刷企业转型升级,让许多中小企业深感“很受伤”,不少未具备转型能力的企业,只能被迫转业、转移。在这艰难的环境下,中小印企该如何走出自己的道路?中小印企除了寄望于政府及社会,更因自发求生存、谋发展。

  从去年开始,报纸、电视、网络报道等媒体连篇累牍地说着转型升级,绿色环保印刷、淘汰落后产能、高端印刷研发等话题热度难消,印刷也好似一片欣欣向荣之景。但处身于印刷行业,与印刷从业人的交流中,笔者看来,2011年,对中国印刷的中小型企业来说,绝对谈不上是个“好年景”。
  
  与其他行业同等遭遇,印刷行业近两年被“涨字诀”频频困扰。原材料成本上涨,印刷工价上涨,企业只能寄望于寻找更多的印刷订单以低利润高数量维持生存。承接更多的订单,就意味着需要更高效高质的印刷设备、更多更专业的印刷人才。但当前的经济环境下,用工荒人才短缺,全国电荒限制生产,不少企业订单在手,却只能停工歇火。且要实现人与设备的双双升级,成本投入自然少不了。但占中国印刷近80%的中小印企,正是缺少政府扶持,缺少运作成本的群体,如何用“低投入”赢得“高效益”?中小印企困惑丛生。
  
  困境求生的艰难和对转型升级的困惑,使不少中小印企慌不择路,开始照搬大型企业的发展模式,投入巨资采购新设备。但没有计划,没有仔细考量过设备投入与产出所带来的利润和风险,没有分析过自己的产能和业务组成就盲目进行的投入,显然无法将企业带出荆棘之地。
  
  “专、精、特、新”是中小印刷设备企业最富生机的四条道路。寻求更专业、更精通、更富差异、更新颖的发展之路,差异化定位,可以为中小企业开辟新的市场。经济学中一句“人无我有,人有我优”值得众人参详。


相关推荐:

丝网印刷发展新趋势:高科技高含量

绿色印刷尴尬门:成本问题困扰印企

在生活中,每个节日到来之前,各种商场、市场、大超市、小超市、服装店等。都挂满了各种不同的不干胶标签、不干胶粘纸,全场打五折的打八折的或买一送一买一送二的。这种不同的标